公司动态

Edmund Bühler 实验室振荡器工作原理介绍

发表时间:2025-10-19
Edmund Bühler 实验室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机械振动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的结合,通过精确调节振荡参数实现样品的高效混合或反应。以下从核心机制、运动模式、驱动系统、控制功能及安全设计等方面展开说明:
一、核心机械振动机制
轨道式运动(Orbital Motion)多数型号(如 KM 系列、SM 系列)采用偏心轮驱动系统:电机通过皮带或直连带动偏心轮旋转,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平台的圆周振荡。例如,KM2 系列的轨道振幅固定为 20mm,转速范围 5-220rpm,适用于细胞培养等温和混合场景。这种运动方式可确保样品在容器内形成稳定的漩涡,促进均匀混合。
往复式运动(Reciprocating Motion)SM 30 C 等高端型号支持往复直线运动,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,使平台在水平方向做周期性往返运动,振幅通常为 26mm,转速可达 300rpm。该模式适合高粘度介质或需要强烈搅拌的实验。
3D 摇摆运动(3D Rocking Motion)TL 2 型号采用三维复合运动,结合圆周与倾斜摆动,通过多轴联动实现更复杂的混合轨迹。其转速范围 1-22rpm,适用于敏感细胞培养或 DNA 提取等需要轻柔操作的场景。
二、驱动与动力传输
电机类型:主流型号使用无刷直流电机(如 SM 30 系列)或步进电机(如 KM 系列),具备低噪音、高扭矩和长寿命特点,部分型号(如 KM2 Akku)支持电池供电,适合离网环境。
传动方式:
皮带传动:SM 系列通过同步带连接电机与偏心轮,可降低振动传递至机身,减少噪音。
直连驱动:KM 系列采用紧凑的直连设计,提高传动效率,适合小负载场景。
三、智能控制与参数调节
可编程控制:
SM 30 C 等型号配备触控 LCD 显示屏,支持用户定义 10 个程序,每个程序包含 10 个阶段,可独立设置转速、时间、运动模式等参数。例如,可设置 “低速预混合→高速剧烈振荡→低速稳定” 的多阶段混合流程。
振幅调节:
固定振幅:KM 系列等基础型号振幅固定(如 20mm),通过优化偏心轮尺寸实现稳定输出。
可调振幅:高端型号(如 SM 30 C)支持通过旋钮或菜单调整偏心轮偏心距,从而改变振幅大小。
实时监控:所有型号均配备LED 或 LCD 显示屏,实时显示当前转速、剩余时间、负载状态等信息,部分型号(如 KM2)还可通过蓝牙连接手机 APP 进行远程控制。
四、安全与可靠性设计
过载保护:当负载超过额定值(如 SM 30 系列 30kg)时,电机自动停机并触发声光报警,避免设备损坏。
防滑与稳定:平台表面覆盖橡胶防滑垫,并通过加重底座或磁吸式固定装置增强稳定性,防止剧烈振荡时设备移位。
环境适应性:
耐高温高湿:SM 系列可在 5-50°C、85% 湿度环境下运行,适合与培养箱或气候室联用。
抗腐蚀:KM CO2 系列采用不锈钢材质,可耐受 CO2 浓度高达 20% 的培养箱环境,避免金属部件生锈。

上一篇:Bandelin超声波均质机工作原理 下一篇:无
产品展示
联系方式
手机:18518172400
手机:18519813516
Q Q:
微信扫一扫